内容重新润色:
▲▲▲点击头像查看更多往期内容
【正文翻译】
说明:
- 原文: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又有忧彼之所忧者,因往晓之,曰:“天,积气耳,亡处亡气。若屈伸呼吸,终日在天中行止,奈何忧崩坠乎?”
- 逐字直译: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,自己无处藏身,为此而寝食不安。还有个人担心他的忧虑,于是去开导他,说:“天,是由气体积聚而成的,哪里没有气呢?就像你呼吸和伸展身体,每天都在天中行动和休息,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?”
- 意译: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,自己没有地方可以依靠,因此日夜忧虑。还有人担心他的忧虑,就去开导他,说:“天地只是由气积聚而成的,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你就像平常一样地呼吸、伸展,每天都在天空中行动和休息,何必担心天地会崩塌呢?”
- 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:这里的“天地崩坠”指天地崩塌,而“身亡所寄”表示没有地方可以依靠。
【站长漫谈】
这篇关于天地性质的讨论,在今天看来或许站不住脚,但无需从物理学角度评判其正确性。重要的是,“杞人忧天”这一成语早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,我们不必标新立异,可以继续使用这一含义。然而,我们不妨代入当时的时代,看看开导者的谬误何在。
天下所有有意或无意的忽悠者最怕是四个字:“何以见得”。这四字真言具备直击本质的力量,只要我们妥善运用,所有歪理邪说都会不攻自破。
比如,有人说:“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。”我们可以问他:“何以见得?”他若画图证明,而我们无法挑出逻辑错误,那就可以接受这是一个真命题。
比如,又有人说: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。”我们也可以问:“何以见得?”他可能会说:这个结论无法通过数学逻辑证明,但我们观察了大量事实,如事实A、事实B、事实C……它们都遵循这一规律,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反的事实,所以我们暂时认为这是真的。
本文中,开导者说:“天是气,日月星辰是可以发光的气。”如果我们问:“日月星辰,你有没有切近地见过?有没有实实在在地摸过?它们多大多重,是冷是热?何以见得它们都是虚空之气?”开导者恐怕会无言以对。
可惜的是,杞人没有使用这四字真言,很快就相信了开导者,这可能让我们错过了一个时代。两千年后,在遥远的不列颠岛上,另一个人也思考了类似的问题——日月星辰为什么不会坠落——将人间与天体运行的规律精妙地统一了起来,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而我们,却可能因缺乏深入思考和批判而沦为世界的笑话。
重猜想、凭直觉而轻视逻辑,最终导向美妙的比喻、虚玄的空想,却缺乏对真实世界系统化的认识。要正确地认识世界、有效地改造世界,重新站在时代的潮头,一定要有“杞人忧天”的精神,不要做一知半解就敢指点江山的妄人。
每日感悟
先贤的经典篇章,如同华夏文化的无尽宝藏,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。我们每天花10分钟阅读经典,一年后,成长的是心灵;而每天刷10分钟无营养视频,一年后,流逝的是生命。您,选好了吗?
图片说明: 图中展示的是杞人忧天的情境,以及一位智者试图开导杞人的画面,寓意着对于世界和存在的深度思考,以及对于真理的追求。同时,也提醒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,不盲目相信,勇于探索未知,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南京从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初中古文翻译:杞人忧天 》